《只是有感而〝發〞的碎碎唸》
當兒子在國小時的每次寒暑假,
我都會為他擬定一份專屬的綜合目標執行計畫表,
並每日陪他一起做而非只用一張嘴...。
當他上了國中後就只給他幾個大方向與目標,
不再一一按表操課。
今年給他與陪他的目標與事項很簡單:
一周3~4天共10小時的桌球訓練、
每天用電腦打70字的生活心得、
每天完成一張學校的寒假作業、
及每周3~4小時的跑步訓練,
以利取得身障運動田徑分級證。
******
昨天和老婆聊到,
兒子在校的成績雖慘不忍睹,
但想到腦麻且智能近臨界值的兒子,
剛開始一出生在極重度加護病房,
我們頭幾個月,只期望他能平安出院活著並快樂就好;
一歲多時,只期望他有日能爬且會叫爸爸媽媽就好;
二歲多時,只期望他有日能穿輔具靠自己走一小段路就好;
三歲多時,只期望他有日能靠自己上下樓梯,表達時能說出一句即便只有2~3組疊字就好;
四歲時,只期望他有日能跌倒自己爬起來就好;
國小低年級時,只期望他有日能在班上不要整天放空當路人甲就好;
國小中年級時,只期望他有日能國數成績有 40~50分,有基本生活自理能力就好...
他的進展早已超越十多年前的期望,
要求還是要的,
也希望他越來越優秀,
但也要提醒我們自己莫忘初衷,
與其擔心他的將來,
而把我們父母的想法強壓他身上,
不如引導及陪伴他多嘗試一些方向,
找出日後他自己有興趣也有能力走的路,
和陪他累積夠身心的能量,
日後能樂觀面對任何困難與挫折。
讀書不行且還沒專長,
那又如何?!
那就教他不同的運動吧~
若即便沒成為頂尖的身障運動選手,
至少也能協助他培養出強壯的身心!
今日陪兒子練跑時,
看著他背後的身影,
以及浮現他最近打桌球的模樣,
想起他出生後頭幾年的我和老婆,
這畫面在當下是種不敢去想,
也想不到的奢求...